成都发布租赁住房建设标准:人均使用面积不低于 12㎡
近日,成都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发布了《成都市租赁住房建设标准(试行)》,明确规定了租赁住房的人均使用面积、配套设施、消防安全等具体要求。其中,人均使用面积不得低于12平方米的标准引发广泛关注。这一政策的出台,旨在保障租户的基本居住权益,提升租赁住房的品质。
以下为政策主要内容的结构化数据:
项目 | 标准要求 |
人均使用面积 | ≥12㎡ |
单间最小面积 | ≥22㎡(含独立卫生间) |
层高 | |
采光通风 | 卧室、起居室应有直接采光 |
配套设施 | 需配备洗衣机、冰箱、厨房设备等 |
政策背景与意义
近年来,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,成都作为新一线城市,吸引了大量外来人口。租赁住房需求激增,但市场上存在部分住房面积狭小、配套设施不全等问题。此次新标准的发布,旨在规范租赁市场,保障租户的居住舒适度。
据成都市住建局数据显示,2023年成都租赁住房市场规模已突破500亿元,年均增长率达15%。以下为近三年租赁住房相关数据:
年份 | 租赁住房市场规模(亿元) | 同比增长率 |
2021 | 380 | 12% |
2022 | 435 | 14.5% |
2023 | 500 | 15% |
社会反响与专家解读
新标准发布后,租户普遍表示支持。市民李女士表示:“以前租的房子只有10平方米,非常拥挤,现在有了明确标准,租房更有保障。”但也有部分房东担心成本上升,可能导致租金上涨。
四川大学房地产研究中心主任张教授认为:“新标准有助于提升租赁住房的整体质量,但需配套政策平衡房东与租户的利益,避免租金过快上涨。”
未来展望
成都市住建局表示,下一步将加强对租赁住房市场的监管,确保新标准落地实施。同时,计划通过补贴、税收优惠等方式鼓励开发商建设合规租赁住房,进一步满足市场需求。
此次政策的出台,标志着成都租赁住房市场向规范化、标准化迈出了重要一步,有望为其他城市提供借鉴。
查看详情
查看详情